《察今》全篇,就在講述一個很樸素的道理,就是人不能過於效仿古法,因為古代先王的法度,都在不斷變化。著名的「刻舟求劍」的故事就在這篇文中,讓人知道事物是在不斷變化,而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標準也應該變化,不能過於拘泥於舊時的法度。
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「法今王」,效法現在的法度,換言之就是根據不同的時期制定不同的法律,就是明顯支持法家的觀點,而反對儒家的「法先王」去效法古代的法度。
荀子也提出過「法後王」,由於荀子沒有親自作注,所以關於「後王」一直有較大爭議,不過大多數人認為,是指荀子提倡效法時代較近的法度,而不是去追求更古老的法度,介於儒家與法家之間。
方運覺察到,宗聖以此作為考驗,卻有更深層的意思。
因為,方運這些年的一切變革,其實就是「法今王」,甚至跟孔長遜的言談,也涉及「察今知古」。
宗聖更深層的意思就是,方運所謂的政道,所行的變革,並沒有逃出《呂氏春秋》的雜家聖道之中,方運所行,無非是雜家聖道!
如果方運能把這篇《察今》顛覆了,那就等於方運顛覆了自己的聖道。
這篇《察今》,是破先王之道而立,要突破這個考驗,難上加難。
在方運思索的過程中,眾多皂隸上前,每個皂隸都抱著厚厚的卷宗,陸續擺在方運面前的桌子上。
方運隨意一看便發現,接下來自己會陷入長期的審案之中,密集的案件將成為自己面臨的第二個考驗。
方運快速翻動案宗,很快發現,所有案件都存於奇書天地中,都發生在景國,有些甚至是自己曾經在寧安親自審理的案件,都是用新法來判決。
方運輕輕搖頭。
如果自己全部按照之前的方式判決,那就是遵循雜家聖道,一次兩次無妨,畢竟各家聖道有相通之處,但若多次遵循雜家聖道,那便會動搖根本。
如果改判,有違自己的聖道,傷害更大。
無論哪個結果,都不好,甚至於,哪怕自己做出細微的改動,也會被列入「因時而法」,還是遵循雜家聖道。
方運翻著卷宗,眉頭皺得越來越厲害。
方運坐了整整一天都沒有審案,以致於衙門的官吏紛紛懇請,但方運不為所動。
這一坐,就是三個月。
三個月間,方運一個案子都沒有審。
三個月後的一天,方運突然哈哈大笑,提筆在面前的白紙上寫下八個字。
志同道合,當為知己!
接下來,方運開始快速判案,完完全全按照景國的結果判案,一字不差。
結果在方運審理到第十個案件後,宗聖又加快了時間,確認方運通過。
方運微微一笑。
自己第一次參與聖念論道,所以勝負心太強,把聖念論道當成了必須要分出勝負的戰場!
但是,經過多日的思索,方運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次考驗,最終決定放棄此次的勝負心,從更友好的角度來看待,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。
聖念論道,雖然暗藏種種陷阱,但本質上不是你死我活的戰場,哪怕贊同對方的聖道,也並無不可。
只不過不能一直贊同而已,因為那會導致自己的聖道變得模糊,甚至會想要轉修雜家聖道。
想通這一點後,方運意識到,這種影響是相互的,宗聖本身也會受到影響!
「那就互相傷害吧!」
反正聖念論道的結果是比時間,又不是比對錯,只要自己多堅持一陣,想辦法讓宗聖少堅持,那就會勝利。
接下來,宗聖的考驗,幾乎都與方運的聖道極為相似,把雜家的包容性和多樣性展現得淋漓盡致。
方運絲毫不懼,若是完全相同的聖道,就乾脆承認,該怎麼做怎麼做,如果不完全相同的聖道,就另闢蹊徑,成功通過。
在宗聖的聖念中過了足足一百五十六年後,方運終於覺察有些疲憊。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我的書架 電腦版 手機版:https://twm.wangshuge.ne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