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風瑟瑟。
當霸上郡的官府收到長安丞相府發來的政令後,地方軍政主官臉色唰的就黑了下來。
眼看著漢武帝即將誕辰的機會,他們將祥瑞給報了上去,最終卻落得這麼一個下場,非但祥瑞被打了回來,丞相府那邊還告訴他們霸上即將會出現地龍翻身,讓霸上嚴加防範。
最後看到下令的旨意是儲君發下來後,霸上地方主官甚至連抱怨都不敢抱怨了。
沒辦法,如果是丞相府,他們還敢抱怨幾句,但這是國家儲君下發的政令,怎麼抱怨?
關於大漢這名傳奇儲君的經歷,地方官們誰人不知誰人不曉,戰場上自然是一把好手,但從政上
眾人只能望洋興嘆,期待以後他能變得更好。
很顯然這名太子壓根就不清楚他隨口一句話,會給地方帶來究竟怎樣的影響。
他自己都無法確定的是,讓整個霸上全城戒嚴,霸上的百姓不會惱你太子殿下,還不會怨我們官府?
霸上刺史和太守自然不敢明目張胆將罪責推給當朝太子殿下,但他們自然也不會背鍋的。
他們私下讓人傳出去,說是皇太子要求霸上戒嚴的,如此一來民怨就會轉移到朝廷,和他們地方官無關。
霸上郡僅僅戒嚴了一天,整個地方便人心惶惶,百姓討論聲音也越來越多,尤其這一天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情況之下,他們對朝廷的決策更是大有微詞。
長安。
漢武帝的案牘前多了許多地方奏疏,衛寧坐在漢武帝身旁學習政事,看著從霸上來的奏疏,裝作視若無睹。
漢武帝側目看他一眼,道:「是地方官不願替你背鍋,這事兒瞞不住,下面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誰也不是騾子,啥事都聽主人的。」
「咱們給他錢,給他權,給他官,整天忠君愛國替君分憂,真遇到困難了,誰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啊?」
「你現在知道朕為什麼要教育伱,任何不利於自己的決策不要自己開口,讓臣僚開口,這樣火才不會燒到你。」
衛寧想了想,又覺得這樣似乎沒擔當,但漢武帝卻不認為這是沒擔當的表現,君主每日要做的事太多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權術,他認為這是王道權術的一種。
外儒內法,以王道雜之,這是漢武帝推崇給衛寧漢天子該具備的治國之道。
衛寧虛心學習,不過很快漢武帝眉宇便又高蹙了起來,他狐疑的看著衛寧,道:「你說的這種自然現象是地龍翻身的前兆?」
衛寧點頭:「是啊?怎麼?」
漢武帝將手中一封奏疏交給衛寧,道:「你看看。」
衛寧接過,這是一封從趙國傳上來的奏疏,趙國境內邯鄲郡也出現了霸上的自然現象。
如果這是地龍翻身的前兆,那大漢這次北邊究竟要發生多大的地震?
所以漢武帝才會持懷疑之態,他不認為會延綿這麼多地方都有地龍翻身,寧願相信衛寧判斷錯誤。
衛寧面色卻緊張起來。
西漢最後滅亡的歷史原因有幾個,天災之下的土地兼併、外戚專政、太陽黑子導致病毒瘟疫橫生!
這其中兩個都和天災有莫大的關係。
大漢這個民族抵抗天災的能力實在太薄弱,若是這次沒應對好,戰後才恢復和平發展、人口經濟發展的民族,恐怕會因為這一場天災,讓大漢倒退數十年。
漢武帝望著衛寧,道:「你還要下令去邯鄲?」
衛寧篤定的點頭:「要下令,去邯鄲!」
漢武帝遲疑了一下,問衛寧道:「會不會動靜太大了?」
他現在自己都不確定該不該相信衛寧了,從親情上來說,漢武帝自然義無反顧的信任衛寧。
衛寧帶給他的驚喜實在太多了。
但這次他卻有些遲疑了,如果只是霸上一個地方,漢武帝還能准許衛寧自己決策。
邯鄲作為整個北方經濟發展的重心,若是邯鄲也戒嚴,那會讓大漢經濟發展滯後。